正文 第 24 章
民国军阀派系 作者:陈贤庆
第 24 章
师长朱敬民,副师长韩迪; 第361团,团长霍世才; 第362团,团长陶 心; 第363团,团长饶启尧。
1945年初,美国为解决远东战事,同意以美械装备我国三十彦接掌140师。王文彦,贵州兴义人,号人俊,王文华之弟,毕业于黄埔军校第一期。通过何应钦的关系任职于军政部。此番调王去接任140师师长,使何应钦想掌握老黔系部队的野心表露无疑。王文彦调任师长的同时将师部人员全部换成自己所带的亲信,此时的原140师高级军官只剩720团的团长林秀生一人了。由于沈久成尚未将140师中央化,使得该师补给诸多不便。王文彦接任后通过与何应钦的姻亲关系,反而让全师的装备补给大为改观。加之王是贵州人,所以在140师办事一帆风顺,未遭受所部官兵为难。沈久成在师长任内虽然能带头勤俭,但是未能改善部队当前所遭受的困境,加之大革命时期,沈久成曾与贺龙接触颇多,也是沈及早离开140师的原因。沈久成后来历任副军长、军长。第4军军长张德能被枪决后接任军长。46年底奉命以少将军衔退役。 是时该师序列为:
师长王文彦、副师长何昆雄、参谋长温靖 第718团,团长李靖化 第719团,团长方日英 第720团,团长林秀生 西安事变发生后该师是最先积极响应何应钦主张的部队之一,率先开赴周至地区与驻防周至的东北军105师相互对峙。幸而西安事变和平解决,两部只局限于小规模战事。
1937年“七·七”事变发生后,140师通过何应钦活动,被扩编为三个旅六个团。该师除兵力加强外,原来三个团长皆升任为旅长,同时补充的新兵皆为贵州籍。原来的三个团改番号为836、837、839团,新编了835、838、840三个团番号,这三个团的在12月前全部建成。 是时该师序列为:师长王文彦、副师长何昆雄、参谋长温靖 第418旅,旅长李靖化 第835团,团长汤国臣 第836团,团长方成德 第419旅,旅长方日英 第837团,团长万徐如 第838团,团长任 骧 第420旅,旅长林秀生 第839团,团长罗振武 第840团,团长林秀生(兼) 第140师扩编为三旅六团制后不久,便由军委会抽调419旅旅部和838、840两个新兵团编入87师。到了1938年1月底,这个成为两旅四团制的师又奉令撤消旅部,不久又将835团分别编入其它三个团,保留835、837、839三个团的番号。该师扩编未及两个月,便又缩编回原编制,着实让140师官兵空欢喜一场。420旅旅长林秀生也借着这个“机会”回家养老去了。至此,原25军教导师的高级军官全部脱离该师。 是时该师序列为:
师长王文彦、副师长何昆雄、参谋长温靖; 第835团,团长方成德; 第837团,团长万徐如; 第839团,团长罗振武。
1938年2月,140师被编入第8军序列,同时奉军长黄杰令,开赴潼关沿黄河南岸布防。同时师部派遣835团团附王俊臣率领两个营、837团两个连渡河进入运城、永济、夏县等日占区,进行敌后骚扰,迟滞了日军进犯速度,使140师在黄河南岸从容布防,加强防御工事。但是派遣之部队也伤亡惨重,其中阵亡连长三人、排长四人,士兵百余人。 1938年3月,徐州会战爆发。当台儿庄正激战之际,140师奉命开赴禹王山接替60军防务,同时暂时归属孙连仲第2集团军节制。第60军在台儿庄与日军激战后伤亡十分惨重,所余兵力不足半数。 在60军撤退后140师立即与日军接战,激战中遵义人第835团团附王俊臣阵亡,其余官兵损失两千余人。第835团团附王俊臣是140师在抗日战争期间阵亡的最高级军官,死后追赠为上校。
140师最初奉命由韩庄、王母山一带撤退,抵达徐州集结后得知坐镇徐州的第5战区司令长官李宗仁已经后撤至安徽,便自择道路另行后撤。在撤退中,140师被日军分割成两部,一部撤往河南、一部撤往苏北、皖北地区。 撤往苏北、皖北之一部由师长王文彦、参谋长温靖率领后撤,抵达安徽灵璧、泗县集结时,仅余官兵一千余,经收容,得官兵两千余。当第2集团军司令部也退到泗县后命令王文彦将所部两千余人遍成一个游击总队归124师指挥,任命140师原旅长李靖化任总队长,但李却借口脚伤坚辞总队长,而后以835团团附李祖明担任总队长。师长、参谋长等人则由淮阴方向逃往上海,之后通过香港回到武汉。 留归124师的游击总队被遍为四个营又一个特务连。该部在泗县、马公店、双沟、五河、新集一带游击日军半个月,扰乱日军落单部队和辎重部队,迫使日军决定对该部“围剿”。
之后该部在与124师失去联系的情况下,由总队长李祖明决定突围,在当地群众和来担任140师的参谋长和步兵指挥官(140师并没有步兵指挥官这个编制,只有当四团制部队缩编为三团制的部队时才安排步兵指挥官一职)。作为抵制军长夏楚中的做法,师长李棠便将赴任的两个人搁置在一边,任何命令、文件都不让熊、龚两人参与,这两人也知趣,上任不久即相继去职,返回军部。事后140师全师官兵上报军政部此事,军长夏楚中为安慰该师,以免事态扩大,便亲自去该师视察,以示关系,借以稳定该师官兵。 第140师常驻湘北新墙河一线拒敌,较长时间与日军对峙,不时有小规模的攻防战。驻防新墙河的部队中有一支是出自老25军的102师。俗话说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所以140师与102师下级官兵常互相走动,彼此照顾。
位于140师新墙河对岸的是日军第33师团,该师团企图尽早攻占麦城,不料在攻击通城以东的时候为140师840团牵制进三天,在接下来的进攻中又遭到837团一个营、840团两个营的阻击,又延误了三天方才继续进军。 140师在两次阻击日军失败后变更部署,以835团一个营接替940团在322高地的防务,命令840团全力收复南楼岭、葛斗山阵地。 日军在经过322高地时遭到835团张承颜营猛烈阻击。为摆脱威胁,于是全力攻击322高地,但是数日进攻皆告失败。就在日军进攻322高地的同时,也派其主力攻击被840团收复的南楼岭、葛斗山阵地。而840团依靠山岭地势的险要,历时三天皆未让日军的企图得逞。不久友军82师出现在日军后尾,将其截成特命参谋长一日两次打电话询问新8师战况,并通知新8师已派第1师前来增援。副师长朱振民表示欢迎第1师的增援,并将极力守卫阵地。同时朱振民与友军预备第7师联系情况后亲率特务连一个排、电话兵一个班开赴王村设立指挥所,指挥22团守备禹门渡口,并调23团两个营作为22团的后备队。 12月25日,日军先以大炮轰击龙门山,既而以步兵分两路开始攻击。战至第三天,新8师利用当地的地势,以机枪火力严密射击进犯的日军,又在野炮营对日军的准确轰击支援下,分别在东禹庙、龙门山击退两路日军。挫败了日军进犯西北“扫荡”晋军根据地的企图。 战后新8师在西禹庙兴建了一座“抗日阵亡将士之墓”作为纪念,师长蒋在珍、副师长朱振民先后署名。
1939年1月初新8师调往渑池归93军建制,驻防于山西沁水、安泽。同时该师开始整补,增加部分轻、重装备。 1939年4月初,第1战区司令长官卫立煌命令在晋东南中条山的所辖部队对日军发动“四月攻势”。93军接到命令后以新8师23团附带迫击炮一个连、重机关枪一个排组成混成团,袭击驻安泽县城的日伪军400余人。 第23团抵达目的地后,团长李正国将所部分为三个梯队开始攻城,由于日军在城墙上设置的机炮严密射击攻城官兵,不久攻城即告失败。不久新8师师部就命令23团撤回原防。该师在整补后的第一次战斗就这样草草收场了。
4月下旬,第93军得到战区司令长官部收复浮山县城的命令后,以新8师为攻城主力,166师掩护新8师,第10师为预备队支援新8师。 此时师长蒋在珍因病留驻后方,副师长朱振民第三次代管师部事宜(蒋在珍老在紧要关头离开岗位)。 作为主攻部队的22团因日军将道路破坏,便绕过城东,沿小路摸到城墙角开始攻城。日军则居高临下以火力严密射击,攻城部队伤亡较大,进攻受挫,团长彭镇璞也在指挥进攻时胸部受伤,后因伤势过重殉国。新8师后得到23团增援后才稳住阵脚。 不久因友军166师没有起到掩护新8师的作用,反而致使新8师遭受日军增援部队侧翼包围的威胁。幸而得到“决死队”的鸣枪示警,攻城部队安全撤离浮山。是役,新8师损失团长一员、连长二员、排长以下700余人。 彭镇璞,贵州绥阳人。是新编第8师在抗日战争中阵亡的最高级军官。彭镇璞在蒋在珍部历经十年征战,累升至团长,可谓该师骨干。彭镇璞阵亡后遗体由其弟运回绥阳安葬,并被军委会追赠为少将。 新8师调属93军才两个月,就在日军情况并不十分了解的情况受命一打安泽,二打浮山,友军又没能及时增援。尤其是担任掩护的166师根本没有接到军部的掩护命令,致使新8师差点遭受日军包围的险境。这种做法已经充分显现了93军军长刘戡排除异己的宰割手段。
1939年8月,日军两个师团兵分七路进犯晋东南抗日根据地,以阳城为中心,围攻93军。 第93军为粉碎日军的侵犯,吸取以往作战经验教训,把各师驻地分别调整,并依靠当地农民了解日军动向,对日军展开游击,使日军头痛不己。 在之后的9月间,又依靠当地农民的顶力协助,相继收复六座县城。同时新8师与友军85师协同歼灭日军一个支队,战绩颇靡。 新8师在收复沁水后集结于冀氏村休整,并得到一个河南籍新兵团的补充。
1939年12月师长蒋在珍调升93军副军长,军长刘戡以其亲近的补训处长陈牧农接任新8师师长。 蒋在珍是第一个被夺取实际军权的老黔军将领,他和之后升副军长的柏辉章命运相同,都没能在军长离职的情况下继任军长,因而辞职返乡。1949年11月在贵州参加起义后被人民政府委任为遵义剿匪委员会副主任。1952年死于镇反。 接任师长的陈牧农是湖南桑植人,黄埔军校第一期毕业。调往第10师任职后与93军军长刘戡较为接近,在刘戡有吞并杂牌辛师的企图后,陈牧农就成为接任师长的理想人选了。陈牧农上任不久就将原团长李正国、谢树华以作战不利撤职,调第10师的两个副团长来接任。又因副师长朱振民因在陆军大学学习,在新8师只空挂副师长名。因此新8师此时已落入刘戡的掌握中。 是时序列为;师长陈牧农、副师长朱振民、参谋长傅砚农; 第22团,团长李 和; 第23团,团长熊宗宽; 第24团,团长李 兴。 1940年5月底,盘踞在同蒲路的日军对国军发动夏季“扫荡”战。第93军为粉碎日军的进犯,指挥部署在冀氏村的新编第8师、部署在十里村的第166师、部署在端氏镇第10师抢先于6月对日军发动反击。新8师的任务是迎击浮山方面的日军。这是新8师第二次到浮山作战。 正值新8师准备发动攻击时,日军集结在洪桐、临汾、侯马的部队先向新8师在沁水的部队发动攻击。激战至入夜后,师部变更部署,命令除24团正面御敌外,其余各部在沁水以南一线构筑工事,严密控制通往高平、阳城的道路。 此时日军并未发现新8师此举,于是布置在沁水以南的部队乘机阻击行进在高平、阳城的日军。日军仓促应战,死伤颇多。既而又在紫砂腰歼敌半个中队,缴获日军此次“扫荡”的作战计划。新8师的第三次作战终于获得了成功。 此战结束后,新8师开赴十里村整训,同时师部利用整训间隙举办了几期抗战训练班,授以地方青年侦察、通信、组织群众等科目知识。
1940年8月20日,第18集团军发动“百团大战”,给日军以严重打击。同时第二战区为配合18集团军的百团大战,命令所属部队向日军全面出击。其中新编第8师担任主攻沁水东至高平、北至长治公路沿线的日军据点。93军同时将直属的山炮连支援新8师作战。 新8师在驻地接到命令除以24团监视长子县城的日军外,全部出击,首先攻击高平关及寺庄镇的两个据点。 新8师所属的22、23团到达指定位置后与18集团军同时发动攻势。其中22团攻打高平关据点时一战而胜,继续攻击高平县的日军。同时炮兵也密切配合新8师的攻势,以两百多发炮弹铲平了集中在高平、长治间交通要道上的日军据点。23团在夜袭大小野川的日军据点中,营长黄映清身先士卒,与日军展开白刃,终于胜利收复大小野川,但营长黄映清也不幸阵亡。此次配合18集团军对日军的攻势,新8师也获得了空前的胜利。
1940年12月,师长陈牧农调任第10师师长,由马叔明接任师长。陈牧农之后在93军军长任内参加了保卫全州的战役。不幸因战败于1944年8月被处决。马叔明是湖南辰溪人,黄埔军校第三期步兵科的毕业生。军校毕业升至校官后长期担任科长、处长等职。1935年后任第9师第56团团长、预4师副师长。属于无实际作战经验者。 是时该师序列为:
师长马叔明、副师长傅砚农、参谋长范程远 第22团,团长唐嘉蔚 第23团,团长熊宗宽 第24团,团长李 兴。
1941年夏,日军纠集数个师团附以伪军一部大举进犯第1战区晋东南根据地,企图歼灭93军。战区司令长官蒋鼎文获悉日军此举,立即命令93军强渡横河,西越同蒲铁路,突破日伪军封锁线后撤至韩城。是年11月,93军安全抵达陕西宝鸡,开始担负宝鸡警备。 1942年初93军又奉命开赴河北灵宝、陕县布防。新8师负责陕县城关的的防务。是年秋,新8师随93军调赴重庆,负责卫戍“陪都”。同时,副师长傅砚农调升93军参谋长。此后该师驻防重庆达两年。
第 24 章
恋耽美
第 24 章
师长朱敬民,副师长韩迪; 第361团,团长霍世才; 第362团,团长陶 心; 第363团,团长饶启尧。
1945年初,美国为解决远东战事,同意以美械装备我国三十彦接掌140师。王文彦,贵州兴义人,号人俊,王文华之弟,毕业于黄埔军校第一期。通过何应钦的关系任职于军政部。此番调王去接任140师师长,使何应钦想掌握老黔系部队的野心表露无疑。王文彦调任师长的同时将师部人员全部换成自己所带的亲信,此时的原140师高级军官只剩720团的团长林秀生一人了。由于沈久成尚未将140师中央化,使得该师补给诸多不便。王文彦接任后通过与何应钦的姻亲关系,反而让全师的装备补给大为改观。加之王是贵州人,所以在140师办事一帆风顺,未遭受所部官兵为难。沈久成在师长任内虽然能带头勤俭,但是未能改善部队当前所遭受的困境,加之大革命时期,沈久成曾与贺龙接触颇多,也是沈及早离开140师的原因。沈久成后来历任副军长、军长。第4军军长张德能被枪决后接任军长。46年底奉命以少将军衔退役。 是时该师序列为:
师长王文彦、副师长何昆雄、参谋长温靖 第718团,团长李靖化 第719团,团长方日英 第720团,团长林秀生 西安事变发生后该师是最先积极响应何应钦主张的部队之一,率先开赴周至地区与驻防周至的东北军105师相互对峙。幸而西安事变和平解决,两部只局限于小规模战事。
1937年“七·七”事变发生后,140师通过何应钦活动,被扩编为三个旅六个团。该师除兵力加强外,原来三个团长皆升任为旅长,同时补充的新兵皆为贵州籍。原来的三个团改番号为836、837、839团,新编了835、838、840三个团番号,这三个团的在12月前全部建成。 是时该师序列为:师长王文彦、副师长何昆雄、参谋长温靖 第418旅,旅长李靖化 第835团,团长汤国臣 第836团,团长方成德 第419旅,旅长方日英 第837团,团长万徐如 第838团,团长任 骧 第420旅,旅长林秀生 第839团,团长罗振武 第840团,团长林秀生(兼) 第140师扩编为三旅六团制后不久,便由军委会抽调419旅旅部和838、840两个新兵团编入87师。到了1938年1月底,这个成为两旅四团制的师又奉令撤消旅部,不久又将835团分别编入其它三个团,保留835、837、839三个团的番号。该师扩编未及两个月,便又缩编回原编制,着实让140师官兵空欢喜一场。420旅旅长林秀生也借着这个“机会”回家养老去了。至此,原25军教导师的高级军官全部脱离该师。 是时该师序列为:
师长王文彦、副师长何昆雄、参谋长温靖; 第835团,团长方成德; 第837团,团长万徐如; 第839团,团长罗振武。
1938年2月,140师被编入第8军序列,同时奉军长黄杰令,开赴潼关沿黄河南岸布防。同时师部派遣835团团附王俊臣率领两个营、837团两个连渡河进入运城、永济、夏县等日占区,进行敌后骚扰,迟滞了日军进犯速度,使140师在黄河南岸从容布防,加强防御工事。但是派遣之部队也伤亡惨重,其中阵亡连长三人、排长四人,士兵百余人。 1938年3月,徐州会战爆发。当台儿庄正激战之际,140师奉命开赴禹王山接替60军防务,同时暂时归属孙连仲第2集团军节制。第60军在台儿庄与日军激战后伤亡十分惨重,所余兵力不足半数。 在60军撤退后140师立即与日军接战,激战中遵义人第835团团附王俊臣阵亡,其余官兵损失两千余人。第835团团附王俊臣是140师在抗日战争期间阵亡的最高级军官,死后追赠为上校。
140师最初奉命由韩庄、王母山一带撤退,抵达徐州集结后得知坐镇徐州的第5战区司令长官李宗仁已经后撤至安徽,便自择道路另行后撤。在撤退中,140师被日军分割成两部,一部撤往河南、一部撤往苏北、皖北地区。 撤往苏北、皖北之一部由师长王文彦、参谋长温靖率领后撤,抵达安徽灵璧、泗县集结时,仅余官兵一千余,经收容,得官兵两千余。当第2集团军司令部也退到泗县后命令王文彦将所部两千余人遍成一个游击总队归124师指挥,任命140师原旅长李靖化任总队长,但李却借口脚伤坚辞总队长,而后以835团团附李祖明担任总队长。师长、参谋长等人则由淮阴方向逃往上海,之后通过香港回到武汉。 留归124师的游击总队被遍为四个营又一个特务连。该部在泗县、马公店、双沟、五河、新集一带游击日军半个月,扰乱日军落单部队和辎重部队,迫使日军决定对该部“围剿”。
之后该部在与124师失去联系的情况下,由总队长李祖明决定突围,在当地群众和来担任140师的参谋长和步兵指挥官(140师并没有步兵指挥官这个编制,只有当四团制部队缩编为三团制的部队时才安排步兵指挥官一职)。作为抵制军长夏楚中的做法,师长李棠便将赴任的两个人搁置在一边,任何命令、文件都不让熊、龚两人参与,这两人也知趣,上任不久即相继去职,返回军部。事后140师全师官兵上报军政部此事,军长夏楚中为安慰该师,以免事态扩大,便亲自去该师视察,以示关系,借以稳定该师官兵。 第140师常驻湘北新墙河一线拒敌,较长时间与日军对峙,不时有小规模的攻防战。驻防新墙河的部队中有一支是出自老25军的102师。俗话说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所以140师与102师下级官兵常互相走动,彼此照顾。
位于140师新墙河对岸的是日军第33师团,该师团企图尽早攻占麦城,不料在攻击通城以东的时候为140师840团牵制进三天,在接下来的进攻中又遭到837团一个营、840团两个营的阻击,又延误了三天方才继续进军。 140师在两次阻击日军失败后变更部署,以835团一个营接替940团在322高地的防务,命令840团全力收复南楼岭、葛斗山阵地。 日军在经过322高地时遭到835团张承颜营猛烈阻击。为摆脱威胁,于是全力攻击322高地,但是数日进攻皆告失败。就在日军进攻322高地的同时,也派其主力攻击被840团收复的南楼岭、葛斗山阵地。而840团依靠山岭地势的险要,历时三天皆未让日军的企图得逞。不久友军82师出现在日军后尾,将其截成特命参谋长一日两次打电话询问新8师战况,并通知新8师已派第1师前来增援。副师长朱振民表示欢迎第1师的增援,并将极力守卫阵地。同时朱振民与友军预备第7师联系情况后亲率特务连一个排、电话兵一个班开赴王村设立指挥所,指挥22团守备禹门渡口,并调23团两个营作为22团的后备队。 12月25日,日军先以大炮轰击龙门山,既而以步兵分两路开始攻击。战至第三天,新8师利用当地的地势,以机枪火力严密射击进犯的日军,又在野炮营对日军的准确轰击支援下,分别在东禹庙、龙门山击退两路日军。挫败了日军进犯西北“扫荡”晋军根据地的企图。 战后新8师在西禹庙兴建了一座“抗日阵亡将士之墓”作为纪念,师长蒋在珍、副师长朱振民先后署名。
1939年1月初新8师调往渑池归93军建制,驻防于山西沁水、安泽。同时该师开始整补,增加部分轻、重装备。 1939年4月初,第1战区司令长官卫立煌命令在晋东南中条山的所辖部队对日军发动“四月攻势”。93军接到命令后以新8师23团附带迫击炮一个连、重机关枪一个排组成混成团,袭击驻安泽县城的日伪军400余人。 第23团抵达目的地后,团长李正国将所部分为三个梯队开始攻城,由于日军在城墙上设置的机炮严密射击攻城官兵,不久攻城即告失败。不久新8师师部就命令23团撤回原防。该师在整补后的第一次战斗就这样草草收场了。
4月下旬,第93军得到战区司令长官部收复浮山县城的命令后,以新8师为攻城主力,166师掩护新8师,第10师为预备队支援新8师。 此时师长蒋在珍因病留驻后方,副师长朱振民第三次代管师部事宜(蒋在珍老在紧要关头离开岗位)。 作为主攻部队的22团因日军将道路破坏,便绕过城东,沿小路摸到城墙角开始攻城。日军则居高临下以火力严密射击,攻城部队伤亡较大,进攻受挫,团长彭镇璞也在指挥进攻时胸部受伤,后因伤势过重殉国。新8师后得到23团增援后才稳住阵脚。 不久因友军166师没有起到掩护新8师的作用,反而致使新8师遭受日军增援部队侧翼包围的威胁。幸而得到“决死队”的鸣枪示警,攻城部队安全撤离浮山。是役,新8师损失团长一员、连长二员、排长以下700余人。 彭镇璞,贵州绥阳人。是新编第8师在抗日战争中阵亡的最高级军官。彭镇璞在蒋在珍部历经十年征战,累升至团长,可谓该师骨干。彭镇璞阵亡后遗体由其弟运回绥阳安葬,并被军委会追赠为少将。 新8师调属93军才两个月,就在日军情况并不十分了解的情况受命一打安泽,二打浮山,友军又没能及时增援。尤其是担任掩护的166师根本没有接到军部的掩护命令,致使新8师差点遭受日军包围的险境。这种做法已经充分显现了93军军长刘戡排除异己的宰割手段。
1939年8月,日军两个师团兵分七路进犯晋东南抗日根据地,以阳城为中心,围攻93军。 第93军为粉碎日军的侵犯,吸取以往作战经验教训,把各师驻地分别调整,并依靠当地农民了解日军动向,对日军展开游击,使日军头痛不己。 在之后的9月间,又依靠当地农民的顶力协助,相继收复六座县城。同时新8师与友军85师协同歼灭日军一个支队,战绩颇靡。 新8师在收复沁水后集结于冀氏村休整,并得到一个河南籍新兵团的补充。
1939年12月师长蒋在珍调升93军副军长,军长刘戡以其亲近的补训处长陈牧农接任新8师师长。 蒋在珍是第一个被夺取实际军权的老黔军将领,他和之后升副军长的柏辉章命运相同,都没能在军长离职的情况下继任军长,因而辞职返乡。1949年11月在贵州参加起义后被人民政府委任为遵义剿匪委员会副主任。1952年死于镇反。 接任师长的陈牧农是湖南桑植人,黄埔军校第一期毕业。调往第10师任职后与93军军长刘戡较为接近,在刘戡有吞并杂牌辛师的企图后,陈牧农就成为接任师长的理想人选了。陈牧农上任不久就将原团长李正国、谢树华以作战不利撤职,调第10师的两个副团长来接任。又因副师长朱振民因在陆军大学学习,在新8师只空挂副师长名。因此新8师此时已落入刘戡的掌握中。 是时序列为;师长陈牧农、副师长朱振民、参谋长傅砚农; 第22团,团长李 和; 第23团,团长熊宗宽; 第24团,团长李 兴。 1940年5月底,盘踞在同蒲路的日军对国军发动夏季“扫荡”战。第93军为粉碎日军的进犯,指挥部署在冀氏村的新编第8师、部署在十里村的第166师、部署在端氏镇第10师抢先于6月对日军发动反击。新8师的任务是迎击浮山方面的日军。这是新8师第二次到浮山作战。 正值新8师准备发动攻击时,日军集结在洪桐、临汾、侯马的部队先向新8师在沁水的部队发动攻击。激战至入夜后,师部变更部署,命令除24团正面御敌外,其余各部在沁水以南一线构筑工事,严密控制通往高平、阳城的道路。 此时日军并未发现新8师此举,于是布置在沁水以南的部队乘机阻击行进在高平、阳城的日军。日军仓促应战,死伤颇多。既而又在紫砂腰歼敌半个中队,缴获日军此次“扫荡”的作战计划。新8师的第三次作战终于获得了成功。 此战结束后,新8师开赴十里村整训,同时师部利用整训间隙举办了几期抗战训练班,授以地方青年侦察、通信、组织群众等科目知识。
1940年8月20日,第18集团军发动“百团大战”,给日军以严重打击。同时第二战区为配合18集团军的百团大战,命令所属部队向日军全面出击。其中新编第8师担任主攻沁水东至高平、北至长治公路沿线的日军据点。93军同时将直属的山炮连支援新8师作战。 新8师在驻地接到命令除以24团监视长子县城的日军外,全部出击,首先攻击高平关及寺庄镇的两个据点。 新8师所属的22、23团到达指定位置后与18集团军同时发动攻势。其中22团攻打高平关据点时一战而胜,继续攻击高平县的日军。同时炮兵也密切配合新8师的攻势,以两百多发炮弹铲平了集中在高平、长治间交通要道上的日军据点。23团在夜袭大小野川的日军据点中,营长黄映清身先士卒,与日军展开白刃,终于胜利收复大小野川,但营长黄映清也不幸阵亡。此次配合18集团军对日军的攻势,新8师也获得了空前的胜利。
1940年12月,师长陈牧农调任第10师师长,由马叔明接任师长。陈牧农之后在93军军长任内参加了保卫全州的战役。不幸因战败于1944年8月被处决。马叔明是湖南辰溪人,黄埔军校第三期步兵科的毕业生。军校毕业升至校官后长期担任科长、处长等职。1935年后任第9师第56团团长、预4师副师长。属于无实际作战经验者。 是时该师序列为:
师长马叔明、副师长傅砚农、参谋长范程远 第22团,团长唐嘉蔚 第23团,团长熊宗宽 第24团,团长李 兴。
1941年夏,日军纠集数个师团附以伪军一部大举进犯第1战区晋东南根据地,企图歼灭93军。战区司令长官蒋鼎文获悉日军此举,立即命令93军强渡横河,西越同蒲铁路,突破日伪军封锁线后撤至韩城。是年11月,93军安全抵达陕西宝鸡,开始担负宝鸡警备。 1942年初93军又奉命开赴河北灵宝、陕县布防。新8师负责陕县城关的的防务。是年秋,新8师随93军调赴重庆,负责卫戍“陪都”。同时,副师长傅砚农调升93军参谋长。此后该师驻防重庆达两年。
第 24 章
恋耽美